ISO9001认证体系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很多在企业从事质量体系维护的朋友抱怨,自己所在的企业不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要么说老板不重视,要么说其它部门配合不力。我觉得这些朋友的认知有误。不是大家不重视质量管理体系,而是大家不重视企业所建的文件化管理要求,特别是声称符合认证要求的ISO9001体系。

所谓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应对产品质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目标、方法、措施和方案等的综合体。一个依靠产品图利的企业,或企业主,是不可能忽视产品本身内含的质量问题的。否则,无法生存!无论是否建立文件化管理要求,企业一旦运行,必然有一套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运作,只有体系完整性、有效性、效率等方面的区别。
 
这些朋友抱怨的事情也较普遍,我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有以下一些方面,供大家思考:
 
1、很多企业决策者将内部建立的ISO9001体系,视其为应付体系认证或验厂的工具,而忽视了这些要求本身的科学性。这类企业通常把运行ISO9001体系的责任交给一个低级别的管理人员负责,而不强调全员参与。ISO9001虽然是商务往来质量保证活动中被普遍接受的一种基本要求,但它更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学习、采用这些科学的工作方法,对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大有好处的。
 
2、为应付认证或验厂而建立的文件化管理体系,不符合企业实际,或不被员工所认同。这通常是因为企业原有管理基础较薄弱,参与策划时的相关责任人的能力不足,或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造成的。很多企业是照搬其它企业的体系文件,不作符合性分析,文件下发后,也不关心其实用性,文件不能实现动态管理、持续改进。员工对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问题不清楚,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即便是这么做了,做了一段时间,未见成效,也就放弃了。而高层领导也看不到体系运行带来的好处,也就默认大家的这种放弃了。
3、ISO9001体系偏向于关注顾客利益,而国内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还不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导致企业决策者不会把顾客第一作为核心经营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在ISO9001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企业高层会慢慢看清这一点,而对ISO9001体系产生失望的情绪。
 
4、文件化的管理方式,在国内以人治为本、以权力为核心、员工流动较大、基础管理薄弱等的经营文化背景下,很难得到落实。而文件化要求,是ISO9001体系运行的基础。基础不实,运行就变得虚幻。
 
当然了,还有许多原因我没有在此列出,如员工的意识和能力、商务活动的潜规则、管理活动的优先次序等。作为体系运行的责任人员,应该先看清本企业体系运行不良的根源,不要迷失。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强与高层决策者的沟通,另一方面要努力地提高自己对ISO9001的理解,尽可能地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员工的责任。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