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量时代”奋发作为―李克强总理在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解读

李克强总理在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指出,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推动各方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上来,把注意力放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来,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总理提出的“质量时代”新概念,是对加快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求的再促进、再强调,是对尽早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社会氛围的再督促、再鼓劲。这是质量宣言,向世界表明了我国政府和全国人民着力实现质量强国战略目标的决心和信心;这是质量号令,动员全社会成员迅速行动,积极投身于提高质量总体水平、促进社会质量共治行动中,为我国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升级勤勉工作,奋发作为。

  在“质量时代”到来之际,社会各界应以怎样的姿态、怎样的努力做好质量工作、融入“质量时代”?认真学习李克强总理关于质量的精辟阐述,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作出解读。

  一

  讲话指出,提升质量归根到底靠企业。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讲道德、讲诚信的经济。企业要坚守商业道德,担起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主体责任,在创新、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各行各业都要瞄准质量顽症,加快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品。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坚持严字当头,注重基础和细节,向管理要质量。要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培育职业精神,造就责任心强、有专业素养的职业队伍。

  总理的这段话,不仅明确了企业在质量中的主体责任,而且也指出了企业提高质量的手段、方法和途径。广大企业和亿万员工要学以致用、贯彻落实,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观念,强化质量自律,守住道德底线,在“质量时代”多出优质产品、多创优质服务,多做优质工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为实现宏观经济整体和微观产品服务的质量“双提高”作出应有贡献。

  二

  讲话指出,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激励企业诚信经营、多出优品、打造精品。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特别是强化对关乎群众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质量监管。努力塑造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良好品牌,不仅让国内消费者喜爱,而且在国外声誉良好,做到“双满意”。

  很显然,总理的这段话,是对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提出的要求。众所周知,目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已下放600多项审批事项,其中不少涉及生产许可。但简政放权绝不是让市场和企业放任自流,要明确“责任清单”,坚持“管”“放”结合,强化对市场的事中事后监管,打破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营造良好的质量提升环境,让优惠政策向优秀企业倾斜,让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最大限度地帮扶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三

  讲话指出,要努力构建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鼓励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优劣“用脚去投票”,举报质量违法行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倒逼质量提升,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社会氛围。

  总理的这段话,明确阐述了社会质量共治的方法、途径和重要意义,要进一步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尽快形成部门协同、百姓参与、齐抓共管质量的局面,要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发挥媒体导向作用,让优质产品畅行无阻,让劣质产品寸步难行。

  领会总理的讲话精神,思考“质量时代”的含义,质检人应当有更深刻的理解。质检系统肩负着质量宏观管理的职责,各级质检部门要潜心研究总理提出的“加快相关法规建设,完善国家标准体系,推进强制性标准改革,提升标准和检测的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坚持标准引领、法制先行,树立中国质量新标杆”的具体要求,尽快拿出政策措施,抓紧贯彻落实。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质量时代”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奋发作为,再立新功。

  ――本文引自9月23日《中国国门时报》评论员文章。

收缩